2013-2023.3化学化工学院发表的教研论文
[1] 李道华, 刘祥君. 高校化学专业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综合测评标准研究与实践[J].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, 2023, 42(2): 49-56.
[2] 黄文恒, 刘勇, 曹琨, 张霞忠, 姬丹, 彭明. 《物理化学》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[J]. 广州化工, 2022, 50(24): 178-180.
[3] 李建凤, 廖立敏.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及结果应用研究[J]. 化学教育(中英文), 2022, 43(24): 56-61.
[4] 杜惠蓉, 刘勇, 范芷欣.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学科理解与教学设计——以高中化学《乙醇》为例[J].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, 2022, 37(8): 93-100.
[5] 谭亚南. 化工设计教学中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[J]. 广州化工, 2022, 50(12): 219-220, 223.
[6] 许定达, 甘金萍, 郭建龙, 屈思宇. 大学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衔接性研究[J]. 化工设计通讯, 2022, 48(4): 149-151.
[7] 李建凤, 廖立敏. 地方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模式研究[J]. 山东化工, 2022, 51(4): 190-192.
[8] 李建凤,廖立敏.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的改进与实践[J].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, 2022, (15): 72-73, 82.
[9] 张金洋, 朱俊, 林雷. 普通高校环境监测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[J]. 广州化工, 2021, 49(23): 192-194.
[10] 谭亚南. 新工科背景下“化工设计”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实践[J]. 教育教学论坛, 2021(31): 72-75.
[11] 刘颖, 李春锐, 苏布道.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中观层面课堂设计策略[J]. 广州化工, 2021, 49(9): 222-224.
[12] 曹琨, 刘勇, 刘义武, 付孝锦, 黄文恒, 张霞忠, 姬丹. 中国元素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融合与探索[J]. 高教学刊, 2021(7): 91-94.
[13] 张理元, 邓胜连, 刘真. 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下化学类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研究[J]. 广州化工, 2021, 49(2): 165-167.
[14] 朱宇萍, 覃松. 大学无机化学中“原电池”的启发探究式教学实践[J]. 化学教育(中英文), 2020, 41(24): 25-29.
[15] 李道华. 应用型高校基础化学教学团队建设发展的思考与实践[J].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, 2020, 39(5): 36-41.
[16] 孙绪兵, 刘义武, 由耀辉, 阮尚全, 刘勇. 应用化学专业“三分式”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思考——以内江师范学院为例[J]. 广东化工, 2020, 47(7): 233-234, 247.
[17] 杜惠蓉.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[J].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, 2019, 34(12): 86-91.
[18] 朱宇萍, 张力元. “三重表征”对化学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[J].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, 2019, 34(10): 108-113.
[19] 廖立敏, 李建凤, 汪建红. 行为引导及视频微课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[J]. 山东化工, 2018, 47(21): 145-146, 149.
[20] 张霞忠, 范美菊, 周文俊. 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——地沟油制作洗衣皂[J]. 广州化工, 2018, 46(8): 101-104.
[21] 杜惠蓉.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[J].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, 2017, 32(12): 119-124.
[22] 郑小刚, 刘勇, 雷光东, 朱俊, 付孝锦. 师范院校本科生“助研”模式[J].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, 2017, 32(6): 111-115.
[23] 刘凯, 李琪琪, 蔡玉芬. 讨论式教学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[J]. 大学化学, 2016, 31(10): 49-53.
[24] 刘勇, 汪在荣. 应用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[J].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, 2016, 31(6): 85-88.
[25] 崔秋兵, 朱俊. 基于课堂教学“五强化”的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改革[J]. 山东化工, 2016, 45(5): 119-120.
[26] 沈王庆, 廖华, 朱德梅. 等价无穷小与合比定律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[J]. 化学教育, 2016, 37(2): 71-73.
[27] 覃松, 苏布道, 朱宇萍, 王福海, 阮尚全, 王碧.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新思路探索[J]. 实验科学与技术, 2015, 13(6): 63-65.
[28] 沈王庆, 廖华, 朱德梅. 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运用[J]. 化学教育, 2015, 36(22): 22-24.
[29] 刘凯, 辜英举, 但梅. 讨论式教学法在容量分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[J]. 课程教育研究, 2015(28): 163-164.
[30] 苏布道, 朱宇萍, 王福海等.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知识拓展[C]//中国化学会,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. 2015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. 2015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, 2015: 302-303.
[31] 刘凯, 李玲, 段丽丽. 多元酸碱滴定条件的本质意义及关系[J].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, 2014, 29(12): 23-26.
[32] 朱宇萍, 何春燕. 新课标下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——以“苯与溴的取代反应”教学为例[J]. 内江科技, 2014, 35(10): 154-155.
[33] 朱宇萍, 郑俊, 杨梅.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实施化学学科教学法[J]. 绿色科技, 2014(4): 336-338, 341.
[34] 刘丹, 朱宇萍. 试论生活常识对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作用[J].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, 2014, 24(2): 77-80.
[35] 邱德敏, 雷光东. 在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中开展学生互评的思考[J].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, 2013, 28(12): 83-86.
[36] 刘凯, 卢茂建, 殷艳. 讨论式教学法在滴定分析概论教学中的具体运用[J]. 课程教育研究, 2013(30): 36-37.
[37] 刘勇, 阮尚全, 王碧. 地方高校化学实验中心管理系统的设计[J]. 实验科学与技术, 2013, 11(1): 121-123.